风雨二十载,“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简称“杰青”)于2014年正式迈入第20个年头,这项高端科技人才资助项目再度迎来飞速发展的契机。
两个月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参加相关座谈会上表示,将加大“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力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高文院士日前在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2014年国际论坛上透露,“杰青”资助额度今年即将翻番,将从此前的200万元增加到400万元。
为何“杰青”能够获得如此重视?金额提高后,对于科研人员会有哪些影响?如何保证大笔的资助经费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为此,《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从200万元到400万元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我国风向标式的高端科技人才资助项目。1994年,鉴于当时的人才断层情况,刚从海外归国不久的年轻学者陈章良向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建议设立支持科学家自主选题、自由探索的“总理基金”,后正式命名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高文介绍,此前“杰青”基金每年资助200人,资助期限4年,每人资助经费人民币200万元。从2014年开始,经费将增至400万元。此外,对于已获得“杰青”资助、项目正处于执行期尚未到期的科学家,其资助额度也会有相应的调整,即在原有200万元的基础上,执行期内每年增加40万元。
高文解释说,“杰青”基金之所以变化幅度这么大,因为它属于“总理基金”,是“从总理的口袋里掏钱”。
此前,在8月21日举办的相关座谈会上,李克强和历年“杰青”代表进行了座谈,听取了大家关于未来应该加大对杰出青年科学家资助的建议。他当场表示:“不用等待‘未来’,今天就可以确定的是,要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的力度。”他强调,要加大对青年优秀人才的扶持,让他们“有希望、有前景”。
记者了解到,除了“杰青”个人经费上调外,支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团队的“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也加大了资助力度。原有的每个创新群体3年资助期内可获经费600万元,期满通过评估可延续资助3年,再获600万元,最后约有四分之一的优秀团队最高可获9年资助。而从2014年起,创新群体一经批准,可立即获得6年、1200万元的资助,并且有望增至1800万元。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旗下的“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也计划增强资助力度。
资助金额提高很合理
统计数据显示,20年来,国家“杰青”基金共资助学者3004人,资助总额近45亿元。首批入选的49人,每人资助额度为60万元。此后,资助力度曾上调至80万元、200万元。
在《中国科学报》记者参加的多次关于“杰青”的座谈会上,多名代表就曾表示,在“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等人才计划不断涌现的今天,“杰青”基金的资助额度显得有点过少,希望考虑物价因素加以适当调整。在基金委层面,包括杨卫主任在内的领导也曾提过,希望提高这项基金的资助额度。
对此,中科院电工所研究员宋涛认为,资助金额提高“肯定是一件好事情”。因为“杰青”的竞争激烈,加大到400万元比较合理,力度也比较合适,“只要能加强监管的体系就没有大问题”。
宋涛认为,“杰青”的扶植力度大,是因为这项人才资助项目竞争激烈,能获得“杰青”称号的科学家是经过了多轮比较和筛选出来的。就人才基金而言,“杰青”比较突出、公信力比较强,所以国家的扶植力度就大。“‘杰青’是采取严进宽出的制度,对项目的评审是一部分,更多的是对人的评审。这也是国家科研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宋涛说。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刘澄表示,“杰青”扶植力度的加大,对于一些紧缺科研经费的学者是很有好处的。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单智伟是2009年度的“杰青”获得者。在他看来,资助翻番将极大的促进年轻学者的科研兴趣,“当然科研不是都为了钱,但是这也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在他看来,200万元的增量其实不算大,“从8年前就是这个数值,现在物价都增加了好多了,额度应该增加,400万元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将加速“杰青”竞争
正因为“杰青”评选的公信力,以及已获得“杰青”资助的科学家所取得的斐然成就,所以“杰青”申请的竞争一直非常激烈。在资助额度翻番后,许多专家预计这项资助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杰青’竞争以后将会更加激烈,但这更体现了‘杰青’的价值。”单智伟认为。相比较其他一些资助项目,“杰青”的评选非常严格,“对总额的分配给是非常合适的,这使得科学家不至于一下子把经费用光,使用更有计划性”。
他认为,实际上,各个“杰青”的科研领域不同,经费使用也不同,“一刀切”的办法实际上是不完善的。而现在的这种方法可操作性强,不会让一些学者因为经费少而感到不平衡。
科研经费监管需加强
在对“杰青”资助金额翻番感到高兴的同时,部分专家对监管问题表示担忧。
刘澄认为,现在科研基金的问题不是太少了,而是分配不均衡,不少人还有科研经费花不出去的烦恼。“很多青年学者现在还在科研积累期,可能对科研经费的需求没有那么大,把所有经费一步到位,这样反而不利于年轻学者平心静气地搞科研,甚至可能会制造一些浮躁的氛围。”
“我们应该认识到,科研经费的跃进不能带来成果的跃进。”刘澄认为。科研好坏不在于经费多少,科研经费更不该成为科研机构评比或炫耀的指标,而应该作为鼓励科研学者的一种机制。科研经费的分配也应该是“过关斩将”,每过一关就给点,不搞“一次性、一刀切”。“杰青”基金应该是“按需分配”,“要避免一些人饿着肚子,而一些人吃撑了,不应该给每一个人同样多的饭”。
宋涛也强调,经费翻番之后,对于执行过程和执行后的预算审计要做好。
单智伟则对“杰青”资助的监管表示乐观。他认为,对于监管而言,数额大小并不是重点,“监管这部分相信政府可以做好。其实,我们应该让青年学者树立这样的观点:只要是在科研上花钱,几百万元都不算多,但只要你把这笔钱花在其他用途上,一分钱都是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