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6日,中国水利学会2015学术年会在南京隆重开幕。中国水利学会胡四一理事长主持大会开幕式并致开幕词,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徐鸣和河海大学校长徐辉分别致辞,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周学文作了题为“‘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的主旨报告。学会十届理事,各分支机构、省级学会、单位会员代表,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单位的技术骨干,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外友好学会代表600余人参加了本次年会。本届年会由中国水利学会主办,河海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省水利学会承办,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加拿大土木工程学会协办。本届年会为期三天,以“水安全与水科技” 为主题,开展充分交流研讨。 年会颁发了2015年度大禹水利科技奖、年会优秀论文奖和刘光文水文科教基金奖。课题组胡少伟教授带领组合结构团队完成的“连续预应力组合结构理论与实践”,获得2015年度大禹水利科技一等奖。会上,胡少伟教授代表获奖单位上台领奖。
成果简介 “连续预应力组合结构理论与实践”属于水利水电、交通工程与材料领域。项目组近十年来在948项目、948推广项目、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院基金与工程委托项目等十多项科研项目支持下,针对连续预应力组合结构的5个关键科学问题“承载机理与分析建模、内力重分布规律、界面滑移模型、复合受力相关方程、剪滞效应理论”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系统地解决了制约预应力连续组合结构理论建立与工程应用的瓶颈问题。 该项目首次系统开展了预应力连续组合结构受力性能与承载能力分析的试验研究工作,完成了65根足尺寸连续预应力组合结构试件的试验研究及相关理论分析。通过一系列正、负弯矩的预应力连续组合结构抗弯性能试验、界面滑移性能试验、复合扭转性能试验、以及双箱组合结构性能试验与预应力组合管道PCCP性能试验等研究,找出了关于连续预应力组合结构的性能特征变化规律,包括承载能力、内力重分布、界面滑移规律、弯剪扭性能特征、剪滞效应影响等重要特征参数,建立了完整的预应力连续组合结构分析理论体系与承载能力评价方法。成果陆续在南水北调中线PCCP工程、湍河渡槽、郑州段大李庄等渡槽工程,以及黔中水利枢纽超大跨拱式组合渡槽工程,京杭运河常州市区段改线西大桥,四川武都引水工程大坝,郑六圭河特大桥,十三陵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糯扎渡水电站新型预应力闸墩,大渡河泸定水电站,乌江洪家渡水电站等示范工程进行了推广应用。开发的水工结构SRAP评估修复成套技术列入了水利部重点推广项目,有关成果被列入行业和国家规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该项目取得的具体技术成果有: (1)成果编入国家规范、行业标准2部,形成重点推广技术1项,编入相关行业手册与指南2部; (2)出版相关专著2部,其中《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结构承载安全评价理论与实践》为PCCP领域首部专著; (3)在国内外刊物与国际会议上发表相关组合结构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EI收录25篇; (4)取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5)负责人胡少伟教授于2012年入选“全国水利青年科技英才”,201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4年入选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6)执行期间培养教授4名、高工6人、博士后4名,博士硕士16名。 该成果于2015年3月24日通过水利部组织的成果鉴定,评定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